扫码关注

十堰市医养产业协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新闻中心 >>医养新闻 >> 医养结合转变的不只是养老模式
详细内容

医养结合转变的不只是养老模式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如何加快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成为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养结合现在正处于怎样的阶段?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老年医学人才的培养有哪些痛点和难点?医院开设老年医学专科意义在何处?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副会长兼医养工程分会会长、中国医科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所所长朱京海教授这样说——

015.jpg

转观念 “医”要从医疗转向医学

记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您怎样看待医养结合的现状?医养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朱京海: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医养结合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提起“医”,我们习惯讲医疗,是以治病为中心开展的诊疗和治疗。但我认为,这个“医”是医学,它包括预防、保健、诊疗、治疗、康复5个方面。有位医生就曾举例说,自己一天为30位患者看诊,其中5位需要手术治疗,这5位里又有3位在两年后复发了,要回来继续治疗。这就能看出医院只有诊疗、治疗两个环节出现的弊端。

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我们现在就正处在一个转向的过程中。

医养结合未来一定会蓬勃发展。我认为它也是一个新型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心。某些国家的健康产业占经济总量10%以上,我们则是3%~4%,从数据上看,我们至少还有一倍以上的潜力。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人们想过美好的生活,健康是第一位的,怎么实现医养结合尤其重要,我认为就是要从预防、保健、诊疗、治疗、康复这5个方面下手。

给建议 机制体制改革与全民健康教育并行

记者: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这一领域,您有哪些建议?

朱京海:我的建议有两点。首先是要进行机制体制改革。现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先进技术,基本都掌握在大型公立医院手里,但是公立医院都在应对患者的“保命”问题,无法开展大规模的社会化服务。如何将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有效结合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只有全方位地改革,才能有所突破。

其次,要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一种新的医养理念。比如我们讲的康复,是要让人恢复原有的状态。运动员受了伤,以前跑100米只用11秒,现在要用12秒,这就需要进行康复治疗,让他的运动机能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推广这种理念需要广泛地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它既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表现。

我目前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环境与健康。我认为人们生病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基因,一个是环境。这个环境是广义的,除了自然环境外,它也包括人文环境、饮食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对老年人而言,遗传基因方面的问题大多已经显现出来了,怎样解决好环境与卫生的关系,这是老年群体需要关注的。

设专科 从聚焦老年阶段转为强调全生命历程

记者:许多医院根据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开设了老年医学专科。您认为这一做法有怎样的意义?

朱京海:医院开设老年疾病专科一方面是顺应了医学发展的新理念。当下的医学将病人看成一个生命整体,人们生病、衰老,都是生命整体的问题导致的,医院也从原有的“专病专治”转变为“综合评估、多病共治”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有必要设置专门的机构来应对,特别是要根据各医院不同的分工、层级、规模进行设置。老年病多数是一些常见病症,且多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保健、养护、康复……所以医院设置老年科,甚至有些地方专门设立老年医院、慢病医院,我认为都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中国医科大学有专门的老年病科,在全国可以说是走在前列的。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发挥好作用,把先进的技术经验下沉,分享到全社会。

讲改革医疗资源需要充分利用

记者:与巨大的潜在需求相比,目前我国合格的老年医护工作者较为缺乏。您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在何处?

朱京海:我认为要在机制上做突破。目前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没有合格的医护人员,而是由于各种机制体制没有突破,人员无法实现充分利用。所以关键还是要改革,我们要把改革进行到底。

每个人都需要医和养,不只是老人,青年人也一样需要,只是需求比重不同。分级诊疗、私人医生都是在解决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之前中国医科大学就想开展私人医生的培训,在具备资格的医生基础上,由医科大学进行培训,让他们提供社会化服务,将私人医生市场化。这个过程中,改革就很重要了,彻底改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

谈办学 不同院校应实行差异化人才培养

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大力开展系统的老年医学人才培养及继续教育课程。这一过程中,有哪些痛点和难点?

朱京海:这个问题的痛点和难点,在于学校的考核机制和办学机制。现在很多医学院校都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我觉得在办学上,不同学校要有不同的目标。中国医科大学1.6万名在校生,8000余名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它的任务就是攻破疑难杂症,培养临床医学的科学家。有的学校2.4万在校生,其中有700名硕士生,它就在大量地培养基层所需要的医护人员。其实对于一些社区医院、养老院而言,5年制的本科毕业生就可以满足一般需求。我认为不同院校应实行差异化人才培养,这是在教育系统里需要解决的痛点和难点。


来源:齐鲁壹点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